導語 :藝術保存了人類最深刻的人文精神,心靈世界最重要的是人文素養和人文關懷。
音樂是人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音樂節奏,如同生命里的行進步伐一般。伴隨著自己喜愛的音樂,尋找那片屬于自己的天地。音樂從生活中而來,品味音樂就如同品味生活,讓人感受其中的種種喜怒哀樂。對待音樂的態度其實也是對待生活的態度。樂觀,悲觀,皆如音樂一樣。而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樂是人們生活的基石,而對人文素養的培養更是欣賞音樂的根基。
2017年12月23日,浙江藝術學院音樂系副教授、杭州張銘音樂圖書館館長、杭州巴洛克音樂研究所所長、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學會理事張銘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音樂藝術與人文素養》課程,帶領女性班的成員們一同走進音樂的世界,共同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
張銘老師試圖在一天的課程中建立這樣一個思考邏輯,從音樂藝術、人的本能、愉悅自身、情感世界,到主觀世界對待客觀世界的態度。從人文精神、以人文本、人性化、人文情懷到全面發展、本質和諧。從本質追求、價值觀、幸福觀到終極目標的實現。
張銘教授提到,在整個人類歷史中,唯有中華民族的文化,從詩經、論語、諸子百家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悠遠綿長,生生不息。而我們的禮樂文化則強調了“立于禮,成于樂”。就是說人之為人,要有規矩;人之為人,要有感情。人成為人,要有音樂。孟子說過:“沒有惻隱之心,非人也?!笨鬃诱J為培養感情,音樂是最有效的方法了。
張銘教授通過分享自己的家庭在文革時慘遭迫害,因為母親的堅持撐起了一個家,告訴在座的學員們,“女人是楊柳,男人是鋼鐵,鋼鐵易折斷,但楊柳不會被折斷”,女性之于家庭的韌性和堅持能夠使家庭更加和諧幸福。在座的女性班學員們有不少人被張銘老師分享的故事感動得熱淚盈眶。
隨后,張銘老師帶大家欣賞了交響樂。也許對不少人來說,交響樂的高雅與生活的柴米油鹽無法兼得,也有人認為自己對音樂一竅不通。但在張銘老師的引導下,大家慢慢開始感受到交響樂的魅力,并且了解到原來音樂可以隨時隨地融入生活中。張銘老師還為大家推薦了日??梢孕蕾p的交響樂。例如寫作業時聽的Mischa Maisky大提琴的圣母頌;用餐時聽的肖邦的夜曲或Paganini for Two;開車時聽的Rosini弦樂奏鳴曲……一天的課程讓學員們受益匪淺。
第二天是女性班的拓展課程,是由國際教練聯盟ICF領導力教練、米國AACTP行動式學習認證促動師、美國培訓認證協會協會(AACTP)認證講師陳浩老師帶領大家完成。在一天的拓展中,陳浩老師帶領大家完成了心領神會、用吸管搭建塔、極速60秒等活動。從心領神會的游戲中,學員們通過相互配合進行“你畫我猜”,但是每一輪難度都會升級,從不能發出聲音到用眼罩蒙住眼睛,每一隊成員都在想不通的對策來應對。其中“焰火隊”其中一名學員選擇了風景名勝類,在只能比劃不能發生的情況下難以與組員配合,造成失分,而“顏值擔當隊”則在動物的選擇上出現失誤,雙方最后比分只有微小差距。最后,老師與大家一同總結,發現游戲其實同工作一樣,很多工作遇到的困難會越來越多,這時就需要大家共同解決對策,彼此通過溝通和共同的價值觀來克服,如果一個企業缺乏溝通或者缺乏共同的價值觀,在碰到問題的時候就很難克服,企業也很難發展得長遠。在之后的各種游戲中,老師也帶領同學們不斷感受到了團結、制定統一標準、事前溝通的重要性。
本次課程通過拓展訓練,促進大家溝通、協作,共同經歷和挑戰困難,為學員之間今后更深層次的合作打下基礎;尤其在培訓的過程中通過彼此思想的碰撞、感悟,交流對問題的不同看法,提高學員們的管理意識,幫助學員們提升梳理生活品質,為今后更好的事業及生活打下基礎。
兩天的女性班課程課堂氣氛都十分熱烈,教室里不斷傳出熱烈掌聲,歡快的笑聲。今天女性班的同學們不但收獲了好的音樂素養,更學到了如何管理企業的好方法。相信同學們通過學習能夠對音樂素養有更加深入的了解。